多位受访的科幻圈人士称,姚海军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他参与了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等优秀作品的出版十万个冷笑话2全集,还推动“中国科幻基石丛书”的编撰和发布十万个冷笑话2全集,让小众科幻圈逐步受到外界关注。但与此同时,近年来,关于姚海军无视版权、私自出版牟利的质疑声也出现了。其在快退休前,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的结局,令人唏嘘。
1988年,姚海军从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敏林场当工人,负责运材、选材、伐木等工作。曾有媒体称,在那段时间,姚海军“白天砍树,晚上全力以赴办《星云》刊物。稿件由全国的科幻作家和出版社编辑提供,两三个月出一期,他一个人完成编辑、校对、排版、印刷。最初《星云》是手刻蜡纸,后来变成了油印、铅印,通过邮政给全国的科幻迷寄,一期最多寄过1200本”。
因为办《星云》杂志,姚海军与各地科幻作者、编辑、读者建立了紧密联系。1997年,世界科幻大会在北京召开,主业还是林场工人的姚海军应邀参会,在会上,他结识了吴岩、韩松、刘慈欣等科幻作家,还与时任山西《科幻大王》的副主编马俊英有了深入交流。在后者的邀请下,他辞去林场工人的工作,远赴太原,出任该刊编辑。
2006年5月,《科幻世界》开始连载刘慈欣的小说《三体》。姚海军后来做客某档电视台访谈类节目时说,作为《三体》的编辑和读者,他一开始看到这部作品,就非常激动,被深深吸引,《三体》体现了只有科幻才有的美感。“我们杂志的传阅率为一比四,也就是每一期杂志通常有四个人看,以当时的销量,每一期是一百多万读者在看。”姚海军认为这一百多万的读者将是未来《三体》三部曲最稳定的读者。
2010年8月8日,首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在成都举行颁奖仪式,姚海军获得最佳编辑奖。刘慈欣为其颁奖时不吝赞誉,称“姚海军是中国的坎贝尔”。坎贝尔是美国最著名的科幻作品编辑,被称为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开山祖,由他主编的《惊险科幻小说》杂志,培养了包括《银河帝国》作者阿西莫夫在内的众多科幻作家,对科幻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8月19日,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发布调整班子成员分工的公告。该公告称:“为更好适应当前我国科幻市场变化,推动科幻繁荣发展,经研究决定,科幻世界对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分管内容做如下调整:副总编姚海军同志全面负责公司编辑工作,领导编委会开展工作。新增分管《科幻世界》编辑部,原分管的图书部、译文版编辑部、《四川科技报》不变。”
《科幻世界》曾发生过两次著名的“倒社长事件”。2010年3月21日,一封署名为“《科幻世界》全体员工”的公开信在网上热传,其中称:“时任《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李昶上任后,这本原本极具雄心和视野的杂志,很快变成了井底之蛙、鼠目寸光。如果继续容忍李昶不懂装懂瞎指挥、不作为乃至胡作为,《科幻世界》很快就将面目全非。那不仅是读者的悲哀,更是中国科幻的悲哀。”
2015年1月8日,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四川省版权局发布《2014年新闻报刊行政处罚案件(十一)》,称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期间,《科幻世界》杂志社以“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的名义,分别与成都翰昌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单位签订协议,转让期刊《飞》的刊号,违反相关规定,给予《科幻世界》杂志社和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警告、罚款985600元、责令《飞》停刊整顿4个月的行政处罚。
此外,姚海军还被曝出过涉嫌无视版权私自牟利问题。2021年,一位曾在《科幻世界》杂志工作过的编辑撰文批评姚海军涉及版权问题。这名编辑称,姚海军代表《科幻世界》杂志社与外省出版社合作,将在《科幻世界》上发表过的部分作品结集成书。这位编辑称:“至于怎么合作的,如何分账如何算钱,迄今我也没调查出来。因为这套书完全没进(《科幻世界》)杂志社的出版发行体系,所以社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套书存在。”
新京报讯(记者左琳)11月11日下午,以“聚力创新工作室 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昌平区创新工作室成果交流活动在石油科技交流中心举行。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蒋文云,昌平区委副书记冷强田,昌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昌平区总工会主席刘长永出席。北京市总工会及区总工会相关领导、劳动领域专家学者、历届劳模代表、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及骨干成员、部分驻昌企业代表和基层工会干部参加。11月11日下午,以“聚力创新工作室 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昌平区创新工作室成果交流活动在石油科技交流中心举行。 受访者供图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总工会指导,昌平区总工会主办十万个冷笑话2全集,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总工会承办,旨在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入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以昂扬向上的职工风貌激发产业工人的创新创造活力,全面展示昌平区在推动职工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为昌平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创新工作室和创新成果颁牌仪式。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活动中,市、区两级创新工作室和创新成果颁牌仪式举行,新认定22个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6个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以及13项区级职工创新成果、2项市级职工创新成果。 受访者供图创新工作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平台,更是连接企业与行业的重要纽带。在昌平区的创新征程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新成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活动中,市、区两级创新工作室和创新成果颁牌仪式举行,新认定22个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6个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以及13项区级职工创新成果、2项市级职工创新成果。与会领导为市、区两级创新工作室和创新成果颁牌。 受访者供图活动还见证了洁净技术创新工作室联盟、新媒体创新工作室联盟这两个“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成立。联盟将进一步整合辖区内资源,集聚创新工作室人才队伍,全力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促进创新工作室之间的横向合作,带动创新工作室与企业之间的纵向合作,同时通过搭建联动交流的线上线下成长平台,更好促进创新工作室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洁净技术创新工作室联盟、新媒体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昌平区总工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一直以来,昌平区总工会高度重视激励全区职工创新创造活力,着力打造“百强创新工作室”品牌,自2017年至今,已推选区级及以上职工创新工作室100余家,其中,市级创新工作室30余家,工作室每年产出了大量发明专利和创新成果,已经成为基层孕育创新成果和培育工匠人才的摇篮。据悉,下一步,昌平区总工会将积极发挥作用,精准对接产业、企业发展需求,为企业赋能,为创新开窗,搭建企业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工作室深度合作与交流,真正把“ 创新工作室”打造成职工成长成才的孵化器、职工技能提升的练兵场、工会发挥作用的大舞台。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的老师在展台前向嘉宾介绍“潘娇一工作室”的创新方向。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与会嘉宾在昌平区创新工作室成果交流活动现场体验一款心率检测设备。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与会的创新工作室成员向嘉宾介绍燃料电池系统相关研究成果。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活动中,与会嘉宾围绕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共同探讨了如何进一步高质量推动昌平区职工创新工作,并分享了在技术创新、团队协作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创新工作室成果展览。 受访者供图与会嘉宾还一同参观了创新工作室成果展览。据了解,展览以“解锁创新生态‘珍宝库’”为主题,通过实物展示、视频播放、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60家创新工作室在医药健康、先进能源、绿色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9大领域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市场前景,也体现了昌平区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扎实行动。编辑 彭冲 校对 王心